电力发展的新趋势和管理重点
时间: 2023-09-30 14:10:40 作者: 开云电子官网
在当今世界的能源结构中,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牢牢占据前三名的位置。但未来,随着能源需求的一直在变化,全球主要能源结构也将出现重大调整。
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对于能源的渴求正在与日俱增,几乎所有的新增能源都被新兴经济体消费。在“供给西进”和“需求东移”的大趋势下,新兴市场作为需求方,在全球能源市场正在扮演逐渐重要的角色。
对新兴国家而言,中东地区的供给优势的战略意义反而增强。但新兴市场国家当前普遍未介入该区域的地区事务,未来如何介入,区域进程将如何演化,主导力量与平衡怎么来实现等等,都将是十分需要我们来关注的课题。
目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光伏发电、核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尽管与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规模还是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未来的总体趋势为低碳化和可再生化,是未来能源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制造业强国的发展目标决定了我国二产用电仍将维持刚性增长;以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将带动三产用电持续快速增长。
中国将全面推动煤电清洁化发展,逐步降低排放水平,未来煤电主要考虑布局在鄂尔多斯、陕北、哈密、淮东、陇东等基地。预计2035年,全国电力流规模约4 亿千瓦左右。煤电装机占比从50%下降至37%左右,发电量占比约50%左右。风电、光伏装机约占总装机的32%,发电量约占15%。
我国西部地区以新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基地和藏东南地区水电基地开发仍具潜力。我国西部地区以新能源为主的综合能源基地和藏东南地区水电基地开发仍具潜力。
电力资源优化配置应稳定西电东送,增加北电南送。按照尊重历史和市场化原则,调整存量,优化增量,逐步优化调整三峡外送、黔电外送、皖电东送等存量外送,提前谋划四川、云南水电外送接续方案。统筹优化电力、煤炭、油气等各能源品种的流向和布局,防止出现能源流与电力流的错位,防止“煤电倒流”,新布局一批跨省跨区输电通道。
今年年初,国家电网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目标,拉开了新一轮电力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大幕。泛在电力物联网,就是围绕电力系统各环节,充分应用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先进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具有状态全面感知、信息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特征的智慧服务系统。由此可见,这样一个系统的建立,必将给电力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泛在电力物联网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力信息化,而是通过“云大物移智”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一方面让整个电网业务系统运行更加可靠、安全、智能、高效;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共享数据为用户、电网、发电和政府等提供服务,逐步提升综合能源服务水平和档次。现在普通用电客户对于电力的期望,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用的层面,而是希望可以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和参与感,比如得到用电诊断、科学用电方案、差异化电价信息等增值服务,这些都有赖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
不仅如此,电力系统作为能源链的核心环节,泛在电力物联网与智慧能源的融合,将可以大幅度提高能源调配、管理、利用的效率和安全性。在这一背景下,用数字化技术提升电网运行效率,构建智能化、自动化和网络化的全新电网体系,正在成为能源行业一定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2019华为全联接大会的第二日,华为举办的第五届电力无线G,构筑安全可控的电力无线接入网”主题论坛,联合客户和产业伙伴,展现电力无线解决方案最新进展、应用和产业动态,吸引了海内外客户和合作伙伴的高度关注。
未来已来,势不可挡。“ 云大物移智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共享经济将向能源电力领域拓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不断涌现。配电网将成为提高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服务未来能源共享经济的基础平台。为适应能源共享经济体系建设,电网调度运行系统要革命性突破,运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高效互联、数据共享、人机交互、智慧响应的智能调度系统。
5G技术已在河南电力年度“体检”得以应用。河南中州换流站属地化管理后的首次检修,实现了全国首次将5G技术应用到换流站年度检修的新突破。5G技术的成熟,融合5G技术,构筑面向5G的电力无线G潜能服务电力,成为电力客户和产业界关注的热点。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成立于1906年,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权威机构。国家电网已在国际电工委员会上组建了五个技术委员会,制定了44项国际标准。同时,主导制定了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标准体系,此体系同美国、日本、欧洲共同称为全球四大标准体系。
中国如今慢慢的变成了了全球唯一一个指定特高压技术标准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将特高压技术投入商业运营的国家,中国的电力话语权因此大大提升。
中国的特高压技术成功输出到了国外,比如美丽的拉美国家巴西。巴西驻华大使对中国特高压技术赞不绝口,称巴西国内电力发展极不平衡,主要发展区域集中在北方地区,如何将北方电力输送到南方成为了大大的难题,且两地间距为3000千米,巴西国内的电力技术没办法克服。为此,中国国家电网在巴西建立了“美丽山特高压工程”。
随着国际化、AI、5G、新能源等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积极做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国际化电力人才教育培训,支撑电力企业更好地“走出去”,对电力各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需求量将会慢慢的大。如:未来会需要更多懂阿拉伯语、俄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多种小语种的人才,同时也会需求更多AI技术、5G、各种新能源电力的专业人才。
从目前电力行业的人才结构队伍看,未来电力行业人才的年龄、学历和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改善和优化。
(1)从目前16家电力企业员工的文化结构看,本科以上学历水平占比仅为45.3%,其中本科生的占比为38.91%。硕士研究生占比为6.1%,博士研究生占比为0.29%。专科生比占26.2%,中职教育占比11.79%,高中及初中以下占比17%左右。这种学历结构不能很好地满足未来5G、人工智能等发展的新趋势的需求。
(2)在下面的年龄结构能够准确的看出,国家电网56岁及以上人员比例为8.62%,占比最大35岁及以下人员第六位,25.73占比最小。在五大发电公司中,中国华电56岁及以上人员的比例是6.96%远大于其他发电公司,而该公司35岁及以下的比例仅为22.8%,在发电公司中为最小。
2012年以来,16家电力企业员工按35岁及以下、36-45岁、46-56岁、56岁及以上四个年龄段来划分,从目前数据看36-45岁呈线岁及以上均呈波动态势。说明年龄结构不够合理,后备梯队不足,36-55岁中间黄金梯队数量偏少。
(3)改变人才专业结构:改变现状的人才需求与未来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传统方向的人员过剩和新兴领域的供给不足。
首先,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和机制,通过专门的在岗培训、师徒制、轮岗、脱产学习、跨专业跨部门的培训、技能大赛、新技术培养和训练等多种方式来进行人才的常态化培养。
其次,辅以健全的培训师培养机制,作为推动培训力度和提高质量的最有效抓手。
(1)内部培训师结构不合理:内部专兼职培训师年龄结构符合常理的企业占比为31%,不合理的占46%,专业结构符合常理的企业占比62%,不合理的占比23%,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结构符合常理的企业占比46%,不合理的占比8%。目前各电力企业的内部专兼职培训师的专业结构和技术职称职业资格结构都是合理的,而年龄结构普遍不合理呢,目前呢,电力企业内部专兼职培训师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缺少中坚力量。
在企业内部专职兼职培训师进行选拔和培养的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考虑培训师的年龄特点,多选那些岗位经历多,已经储备了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工作阅历的核心骨干人员,沉淀和传承企业优秀文化。
(2)外部培训师的来源比例不科学:太高比例的经营管理培训来自于高校老师,理论性偏强、实践性偏弱,需要加大来自管理咨询机构的实战型、落地性培训。如:党建及经营管理类培训项目外聘培训师92%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教师,61%来自管理咨询机构。技术技能类培训项目外聘培训师52%来自于设备厂家。 由于电力行业技术的特殊性,需要加大内部专业培训师的培养力度,搭建充分的发挥电力行业内外培训师的绿色生态平台。
(3)各电力公司应该在扩宽外部培训师来源的基础上,应该建立好分类分级的师资库,并根据每次培训的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在师资库中筛选合适的培训师。
可以尝试建立区域合作机制,充分的发挥区域内人才和设备资源优势,盘活区域内各专业人才需求。
同时将一些生产辅助性工作以及与安全生产联系不紧密岗位通过社会招聘等方式解决人员配备,以满足企业暂时性缺员现象。
最终打造电力企业人才的生态圈,符合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电力行业的高科技智能化,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战略目标,让中国电力走向全球。
- 实力领跑再获荣誉!德力西电气斩获“北极星杯”光伏影响力品牌奖 了解详情 >
- 作业领会_大众 了解详情 >
- 2023年海上风电施工公司名录!亨通、中天、龙源振华等11家 了解详情 >
- 两会热议的动力电力要火“冷门股”思源电气应声大涨 了解详情 >
- 全球经济提高速度最快的国家呼吸世界上最“毒”空气 了解详情 >
- 唐山乐亭月坨岛海上风电场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规划专题陈述经过水电总院查看 了解详情 >
- 2021年电力概念龙头股票一览表值得保藏 了解详情 >
- 电力股票龙头股有哪些全方面了解电力板块 了解详情 >
- 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27年GDP涨107倍竟超过了中国和日本 了解详情 >
- 干货丨风电项目建设管理全流程 了解详情 >